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

在台灣當「僑生」的這段日子:僑生 = 叛國?

那一天,原本是一頓簡單而歡樂的晚餐卻因為一句「叛國」的玩笑話弄僵了。

  打從來台求學的第一天起,在我身上就貼著這樣的標籤:「僑生」。來台前沒搞懂「僑生」這個身份的意義,來台後的前段日子依舊模糊地當著「僑生」。不過,在自我介紹的時候,我都會說:「我來自馬來西亞」。或許當時年紀小(才高中畢業的小丫頭),對於自身身份認定的問題並不會太在意,覺得有書念就好,有地方落腳很不錯,有個僑外組的大家庭很幸福,大家都是離鄉背井(大多數僑生都會說自己是離鄉背井來台灣求學吧?)的遊學生,彼此相互照應很溫暖。這一切都讓我很滿足!

  「僑生」這個身份對我們而言有什麼意義?講白話一點好了,這樣的身份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根據我對身邊台灣朋友的認知,本地生(對於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同學們,我們都這樣稱呼他們)都是經歷過學測、指考等勤奮努力的應付每一場考試與測驗,通過層層關卡與對抗各式各樣的壓力後,才能進入第一志願順利升學。(寫第一志願的目的在於,每個人對於自己升學的方向與目標都有自己的衡量標準,並非別人口中的一流學府就是最棒的。至於這個第一志願是自己要的還是父母要的,就不在此討論了。)當然,這樣說並不表示身為「僑生」就有特權。我們一樣也是在各自的家鄉接受教育,當然不同地區的教育方式與風氣都各有不同,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成績優秀的學生能夠獲得第一志願的選擇。而我們這些「僑生」一樣也經歷過不一樣的求學經驗,最後決定申請到台灣繼續升學。

  透過僑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僑委會,網址在這裡的招生方案,每年開放不少的名額,接受來自四面八方僑生的申請。我們(僑生們)不用跟本地生競爭,但競爭對手卻是我們自己。經過這樣的程序後,被錄取的僑生們一一前來台灣就學。當然,僑委會也提供了一些方案來協助有需要的僑生在台就學的措施,像是提供「清寒助學金」「優良僑生獎學金」等。我也是受惠人之一。除此之外,各大專院校也有不同的行政方案去照顧向我一樣的僑生。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幸福,因為身在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對於「僑生」的照顧很全面,我們有一個綜合學務組(以前稱為僑外組)專門處理僑生和外籍生的大小事,所以文章的一開始我就說有個大家庭很幸福。在僑務方面,學校已經是老手了,而且負責業務的陳青主任、曾姊、范姊等都是經驗十足,各種疑難雜症在他們手裡都藥到病除。(我好像在趁機拍馬屁)在清大有「兼任行政助理」的政策,是提供家庭經濟有困難的清大學生以工讀的方式(每月50小時,每月薪資TWD 5000及學雜費按每月1/5之比例退還,相關連結請按這裡減輕經濟負擔,有一定的名額分配給僑生。相較於其他僑生數量較少的學校,在僑務方面常常會忽略或疏於對僑生的照顧,偶而會聽到一些同樣是僑生朋友的抱怨。

  其實總的來說,「僑生」這樣的身份並沒有所謂的好處和壞處。如果硬是要說一些壞處的話,我聽過的就是某些教授對僑生有刻板印象:認為僑生都是成績差及整天蹺課打工。至少,我本身沒有遇過。相反的有些老師知道我是僑生之後反而會更加關心我在課業及生活上的需求。所以,我很順其自然的認為自己是「僑生」。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人生歷練多了(老了?),開始斤斤計較很多事情。這些年,偶而會被人詢問「僑生」的定義是什麼?界定範圍在哪裡?因為身邊有些馬來西亞的朋友是以「外籍生」的身份來台求學,為甚麼他們是外籍生?我從來就不會去在意或認真的回答這樣的問題,總會說:「嚴格來說我也算外籍生啦!因為我老爸老媽都沒有台灣身分證啊!但是,我的學長姊跟我一樣,都用「僑生」身份來台灣唸書的…定義很模糊,我也不太清楚。」

  在《僑協雜誌》第113期裡,這篇文章<一個僑生,各自表述:從國籍法比較兩岸僑生的定義>(點取標題可看完整文章),裡面清楚的說明了關於僑生的定義。在這裡我做個簡略的摘要:

中國和台灣對於僑生的既定範圍有所不同

  1. 在中國,必須具有中國國籍,從國外回到中國求學(不論是否定居於中國)稱之。
  2. 在台灣,不論國籍只要是具有中國血統的海外華裔,從國外回國求學稱之。(2000年中華民國國籍法修正後,已經排除不具中華民國國籍的華裔,但是僑委會依舊承認所有海外華裔皆可以僑生身份來台。)

所以,如果我現在要到中國求學,根據國籍法,我這個馬來西亞國籍的華裔一定是外籍生。在台灣,我卻可以選擇僑生或外籍生的身份來台求學。(但是身份選擇後不能更改)

  人類的社會是建立在制度下規範許多事情,因而在人為的條令下行使的制度運作的事情難免會有爭議。就像台灣不接受中國學生以僑生名義來台升學一樣,存在矛盾。但是,這一次我很認真的找尋這個問題的答案,原因是被某位朋友(他是外籍生)說了「僑生」的身份是「叛國」這樣的「玩笑話」,讓我堅決的想弄清事實。我不想背負這樣莫須有的罪名!(我只是對事不對人,因為我討厭這樣具有攻擊性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