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離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離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跟自己內心旅行的一個月

    好久好久,沒有更新部落格了。翻看過往的文字記錄,既熟悉又陌生。很慶幸自己曾經記錄過的文字,再次閱讀,心隨著文字經歷著時光旅程,都是滿滿的回憶與感觸。

    夾雜著忐忑與悲傷的情緒,替自己買了一張機票,沒有回程日的機票,踏上沒有行程的旅途,找一個未知的終點。疫情爆發以來,地理上的限制,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在高空8000米的距離,俯瞰這個世界,同時,我也好久好久,沒有抽離自己的軀殼,看看自己的內心世界。

    這一個月,是值得被紀念的里程碑。

    回想月初,一下飛機的空蕩蕩,與離開台北時那空蕩蕩的租屋處,一樣靜得讓人發慌...我很幸運,有一群願意讓我任性的朋友,讓我彷徨無助時,給我最溫暖的依靠與安定的勇氣。聽我抱怨、聽我訴苦,怕我覺得孤單,陪我到處遊玩...但是打麻將還是讓我輸了好多錢...偶爾會當頭棒喝,讓迷惘無助的我,可以有盞指路明燈。

    帶著滿是傷痕的身心,在紅眼飛機上流淚哭泣,與現在能夠展開笑顏的自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不能說已經痊愈,情緒上那起起伏伏的波動,已經變得平穩。雖然偶爾還是會有些漣漪,只要不是水花甚至海嘯,都還是一片能被好好欣賞的景色。

    與朋友宣洩情緒時,也聽到好多好多,讓人遺憾與惋惜的故事。每段故事裡的人事物,都有不可替代的情感糾葛;每段故事,在旁人的眼裡,都能被抽絲剝繭的衍生出好多道理,我也一直被這些道理,不斷規勸與鞭策,卻走不出自己的困境,因為當局者迷,傷痛在每個深夜不斷侵蝕我的靈魂,只剩下軀殼,還在掙扎。但時間是最好的金瘡藥,我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被治愈...

    與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為什麼而悲傷?為什麼而高興?為什麼而失望?為什麼而幸福?都是有跡可循。用足夠客觀且不誇大的事實描述,梳理自己的情緒,進而把想法更具體的描述出來,再把心理最真實的需求提出...這樣的過程,幾經反復的訓練,是能夠讓自己更了解自己。

    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脆弱,都是內心夠強大的人才能有的勇氣吧?我讓自己在這次的脆弱中,學習如何變得更強大,身、心、靈都是。

    當我能夠了解自己的情緒脈絡,或許也能更體會他人的情緒原由,與他人共情,就不會再把情緒宣洩變成攻擊他人的武器,讓最親最愛的人遭受傷害。一個月的時間,檢討自己過去好多年犯的過錯,同時學習如何改正錯誤,這段時間很值得。

    我把一些曾經踏足的回憶,再增添屬於自己的故事,寫了新的記錄,希望在未來的日子好好回顧。這次的「事故」,也是一份人生成長的禮物。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我。姓。黃

對於政治我從不多談。那只不過是某個國家底下某一群人玩弄的遊戲,總會有個贏家。然後不段輪迴出現的挑戰者,不是幾番失敗就是挑戰成功…當選執政不過就是遊戲中的升級加分。沉迷當中的人潛移默化地會逐漸失去某種人格。


2011年7月9日,身邊突然迸出許多黃色事物。此後,不到一年裡綠色事物出現了。
2012年4月28日,黃、綠同時出現。

被不斷轉發、分享的照片與報導,充滿了對國家與政府的失望和憤怒。
和平集會,靜坐演變成衝突。受傷的、挑釁的、死亡的、憤慨的…夾雜著真真假假。

我人在飄著雨的自由廣場,身邊圍繞著同一個家鄉的陌生朋友。雖然大家都著裝黃衣、綠衣,但是我不知道是否在場的每一位都抱持著同樣的心態來參與這場集會。在我耳邊,聽到演講者說的話語,主持人高亢激昂的聲音…不少人附和的呼喚…其實,我感受不到『訴求』。

當一群鴿子突然在人群的天空飛起,我本能的拿起相機拍照。這個定格的畫面,其實我看不到『平靜』。廣場上不斷發表的政治言論及歡呼吶喊著實讓我心煩意亂!我一直詢問自己:「今天,站在這裡,我們要的是什麼?」。反覆觀望集會的人群,我想要找尋答案。

我看見一台台的專業攝影機不停止的拍這拍那,鏡頭前面大家是笑著的。這時的我很納悶,我應該要用什麼樣的表情去傳達『乾淨選舉』才是恰當的?我沒有答案。

卻突然覺得這場集會倒成了許久不見的老朋友宣寒問暖,相聚甚歡的大聚會。
我正顫抖的雙手,正困惑著的腦袋,仍舊瀝不清所有的問題。

會後在回學校的客運上,我無法安定心神。抵達宿舍第一時間打開電腦,看著最新消息。

在民主之前,全世界都在看,那腐敗政府,漠視人民安危。

當看到台灣媒體也在報導 Bersih 3.0 時,我終於知道,這一次集會的聲音發揮了它的力量!當各國媒體的報導也出現在我面前時,我相信了。但是,現在最實際的還是你我手中的選票!集會的人們,有多少已經是選民?有多少仍舊沒有資格投票?尤其是身在海外的我們,你們會不會在大選的日子,回家一趟?給自己的家見證『Ubah』的歷史?「民主」這一仗很艱苦,路還很長…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台灣,你太美麗,可惜我不屬於你

我用流利的台灣口音說著我來自馬來西亞,他們總會驚訝我的國語講的真好。我笑著回答:我在台灣六年了。

  這是第六個冬天,冷得出奇,別人都說我應該習慣了,但是我還是很怕冷。每天出門總是要一層層一件件的往身上穿戴,然後像個肉球似的出門。我的臉頰一定會紅紅的,然後手腳一定冰冰的…這麼多年唯一的習慣就是想家。

  台灣,我走過去過不少地方。深深的感受到「寶島」其實名不虛傳。人很熱情,今天迎來了我的新室友和她的家人,有爸爸、媽媽、阿嬤、阿姨、叔叔、弟弟…把原本從回來哪天就很冷清的宿舍擠得熱熱鬧鬧地,我的心也突然暖和了起來。室友的阿嬤走之前還不停的對我說:天氣冷要穿多一點,穿暖一點。看著她已經挑染過的棕色髮根長出來的白髮,讓我想起外婆…我好想抱著她取暖。很開心聽見他們對我室友說:有好的室友就是好的開始… 她笑了,我笑了,我們都笑開了…


  其實,我很怕回家。因為每次回家就會看到老爸老媽臉上的皺紋多了、頭上的白髮多了、病痛也多了。以前,常常被罵說我是個懶惰蟲,不愛幫忙做家務或打掃(嗯,我真的是…),現在只要想家的時候就會多麼希望可以在老爸老媽身邊,幫幫小忙做點小事…但總是只能想,沒能實踐。做兒女的,這樣應該算不孝吧?回家的時候卻又常常想往外跑,跟朋友見面聚餐,就會忘記家裡煮好飯在等你回家吃飯。人,就是這樣矛盾。

  老爸老媽,是接近耳順的年紀了。那天他們倆開車送我們姊弟倆到新加坡機場時,老爸走錯路,老媽怪老爸不聽他的…在車上吵架。我坐在後坐不自覺得大笑起來,這兩位老人家還有力氣吵架,很好!吵吵沒煩惱!

  這次回去,身邊的朋友有的已經結婚,好多好多都正在為婚禮籌備…有的孩子也滿歲了,一個兩個三個…談論的話提已經不在像從前那樣侷限在吃喝玩樂,而是車子房子妻子孩子…我這個「讀書人」還活在小女子的年代。突然覺得現實世界與我有了一層莫名其妙的隔膜,我和我的朋友分別在隔膜的兩端對話著,看得見、聽得見,但是跨不過去。嗯…或許我的人生階段還沒走到那裡。

  過年,最顧人怨的就是老是被問:有沒有男朋友啊?什麼時候才要畢業啊?是不是待在台灣不想回來了啊?找個有錢的台灣男人嫁了吧!這樣我們就可以去台灣玩囉!……人性本八卦,中外皆一家。

  我這個在外打滾的也不是省油的燈啦。我總會回答:你看到的男生都是我的男朋友,你喜歡哪一個隨便挑。不過,夢要做大一點,等我找到富豪我就可以畢業了,到時候不用說台灣,環遊世界任你選啦!……通常這樣回答後大家就會開始討論起要去哪裡玩,哪個國家比較好之類的話提…唉,各位親朋好友,我知道你們都很關心我,放千百萬顆心,哪天我婚了,喜帖一定會寄給你們,要我親自登門送帖也可以,紅包記得準備大一點!

  台灣的夜晚,沒什麼特別。但是,這樣冷死人不償命,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夜晚,開學前一天,就讓我我在被窩思故鄉吧!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收信快樂

親愛的XX,


  你好嗎?已經多久沒寫信給你了呢?歲月的時間容易把人帶離曾經…這些日子裏你改變了多少呢?還會不會還像以前一樣老是望著窗外發呆?剛剛從窗外迎來連續幾日大雨後的陽光,天空雖然依舊灰濛濛,但是太陽仍舊把我的影子曬得很黑…

  天氣已經轉涼了,披著外套我還是感覺到雙手在發抖。那天撐著紅色的傘在大雨裡急促的移動步伐,原本以為加快腳步可以減少被淋濕的落魄,但是我那雙剛洗好的白鞋早已沉浸在被雨打落還來不及枯萎的樹葉溪流中,變灰了。一陣風颳來,斜斜的雨水幫衣服漂染了一番,滿詩情畫意。眼睛盯著地上的水流和一整片死躺在地上的楓葉,心裡想著:我要避開那水還是跳開那可憐的葉?不過,冰過的雨水滋味有點過於冷冽,我突然想起你從背後拿出兩塊巧克力給我的情景,那時我剛哭過,發炎的喉嚨說不出「謝謝」…我喜歡這樣小小溫暖。你還記得嗎?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走完了就不覺得痛了

熟悉的電話號碼,熟悉的聲音,傳來陌生的消息。

剛看完世界各地迎接第70億小寶寶誕生的新聞後,對於在這個天災人禍不可預測的時代迎接新生命,不知道該喜悅還是該擔憂的同時,我失去了親人。

突然得不知道怎麼難過。

我的記憶總停留在我們吃團圓飯的桌上,十多年來在同一張桌上吃著團圓飯的景象…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夢に形はないけれど-沒有形狀的夢想 給我珍貴的朋友們

被這首歌感動了…
一個人,想哭的時候聽到這首歌,淚水一定止不住…

我也好想要有這麼棒的夥伴,一起出生入死,在滿是驚險挑戰的路途中相互扶持。雖然彼此追求的夢想都不一樣,但是在一起面對難關的心是堅定不移的!

我在異地生活的日子裡,和許多人的相遇,有的只是水過無痕的過客、有的在我人生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不論大小、深淺,我都將他們保存在我的回憶裡,珍惜著。一個人的時候,就像翻相簿一樣,一頁一頁、一張一張的品嚐回味。曾經的相識、歡笑、嬉戲、難過、哭泣、嘔氣、吵架、鬥嘴、一起努力、奮鬥的畫面都歷歷在目。

不夠堅強勇敢的時候,這些東西都成了我最重要的推動力…我親愛的朋友們,記得常常給我問候,因為我好勝倔強的性格是不敢開口對你們說:我想你們了!可是,我真的好想念、好想念和你們在一起喧嘩的日子…我不是一個人,對嗎?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梅花寒中開

  十月了,這兩天坐在宿舍的椅子上看著窗外那被風颳得東倒西歪的樹啊、草啊、人啊…還有抬頭就看得見不停奔跑的雲,這冷風帶來的涼意似乎喚醒了被陽光曬昏的「夢想」。還是準備繼續冬眠呢?我,不知道…

我在這裡,停在這裡…好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在昏睡的夢境裡,一會兒清醒、一會兒沉淪,更多的時候是迷惘的向前,然後猶豫,停駐。嗯,這就是人生啊!不是嗎?哈哈,我的腦袋瓜子裡面的混沌思想還是老弱且不堪一擊啊!那些有意義、沒意義的事情,想要與不想要的東西,不都是一個又一個相互矛盾的決定嗎?

傻瓜…

小時候,很期待長大成人的我,去看這既渺小又無窮大的世界,然後完成「可笑」的夢想。現在,夢想還沒達成的我已經期待年老的那一刻,我可以在陽光底下睡上甜美的覺,然後繼續做小時候為夢想而努力的「美夢」。在夢裡,可以笑得甜滋滋的…

好想知道現在有多少人是抱著夢想繼續前進的?為夢想而努力向前,而不是麻木不仁的跟隨時代的腳步,在他人的眼光底下低頭,連自己的影子長什麼樣子都不清楚了!唉…我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吧?

我的勇氣在還沒踏出世界前就已經澆熄了…

多麼希望能有這麼一個人能夠在我說:「去吧,走吧…」的時候這樣回應我:「一起去吧!一起走吧!」而不是狐疑的追問我去哪裡,走哪去?

你願意跟我一起走嗎?走向未知去。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心在哪裡?

很久沒有跟自己對話了
自言自語

我把心用了一根線綁著
趁風大的時候放逐
原以為可以高飛俯瞰世界的美麗
卻因為線太脆弱,風太強大
拉扯之間
斷了

那顆心飄走了
我用眼睛目送它離開
用腳步追逐著它回來

要走要留
它說不出口
跟隨風去浪跡天涯
我的軀殼仍在原地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這一次我能夠信誓旦旦的說:「我要休學去流浪」嗎?

「我想休學,然後去旅行。」當我對身邊的朋友說出這句話時,他們的回答如下:

「你是認真的嗎?」
「你教授會殺了你吧!」
「你怎麼了?」
「你還好嗎?遇到了什麼問題?」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我很好,非常好,好得不得了!生活過得平淡。有時候慵懶,有時候忙碌。有時候會有課業煩惱,有時候會有實驗壓力。當然,人生中也不缺乏喜、怒、哀、樂;想要的衣、食、住、行都沒有太大的困擾。我要說的是:「我很幸福」。為甚麼「幸福」還要休學?「休學」不是貶意詞,所以幸福與休不休學不能相提並論。

我還沒跟教授提過我的想法,所以教授會不會殺了我,我不清楚。不過,我相信當我把這個想法富足行動時,教授也殺不了我。這個想法在我腦海裡待了將近三年了,我不夠認真嗎?

是的,不夠認真去實踐。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無憂無慮等待著大學畢業典禮的到來。很期待自己從學校踏出第一步成為社會新鮮人。當然,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流浪」之夢一直都在醞釀。燙手的大學畢業文憑其實並沒有讓我覺得驕傲。因為,在台灣因為僑生身分的問題,讓我被業界拒於門外。第一次接到某某公司打來的電話,內容大致如下:

「你好,我們是XXXX公司,想請你去面試。」
「好啊,時間是…」
「ㄜ,不好意思,突然發現你的履歷表上面的國籍是馬來西亞。」
「對,我是馬來西亞僑生。」
「喔,這樣子啊…那我需要再跟主管卻認後再通知你。」
「…好吧。」

之後不用說通知了,完全沒有下文。接下來接到的面試電話時,我都會先表明身分。一來不讓自己空歡喜一場,二來不讓他們浪費多餘的時間。花了不少時間寫履歷、找工作、投履歷後卻功虧一簣。雖然已經知道僑生在台灣找工作的條件限定,卻還是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態。

最後,一鼻子灰。

我不是說休學去旅行已經再我腦海裡快三年了嗎?怎麼大學已經畢業了,卻不將夢想實踐,而去找工作?現實層面是我缺『錢』。雖然大學這段期間,都在半工半讀,賺的錢付了學雜費,還要支付生活費。自立自強養了自己四年,卻還是養不起「夢想成真」。


那個時候,我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第一條路:直接去「流浪」。
前面提過現實問題,這條路不通。

第二條路:先找工作,賺錢儲蓄再「流浪」。
雖然被台灣拒絕,我還是可以會到馬來西亞找工作。這個不難,只是時間問題。

第三條路:繼續念研究所,兩年後再「流浪」。
我已經拿到念研究所的門票了。在台灣,身邊的師長們都覺得這條路最好不過!沒有甚麼拒絕的理由。當我告訴他們,我不想念研究所時,他們用盡各種方式想要說服我。
跟我深談,分析念研究所的好處。說甚麼我已經推甄上了,有好多好多想要念研究所的人考試都不一定考上。念完研究所的出路比較好,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尤其是現在的社會,高學歷比較吃香…這些「好處」並沒有打動我。

那時候的決心就是:
「我不是一個能夠待在實驗室埋頭做實驗的人,研究生的日子不適合我。」

是什麼讓我留下?是什麼讓我願意嘗試這不適合的日子?

去年暑假7月份,參與了清大國際志工印尼團。在印尼Banda Aceh度過了很不一樣的一個月。
也認識了一群亞齊大學的學生。我負責的課程是「熱帶雨林保育問題」。在準備教案、教材的時候,信心十足的自以為一定能夠讓他們受用。沒想到,三次的課堂之中都被學員們的問題給難倒。挫折感來自於我那不專業且微薄的知識根本不足為他們上課。

我,需要再進修、再學習。

與我們相較之下,當地的教育支援非常有限,且落後台灣不下十幾年。卻有著一群非常有理想、有抱負、有衝勁的大學生。對他們而言,受的教育越高就越能得到他人的尊敬。的確如此,在印尼當地老師們的地位是非常崇高且神聖的。因此,那群亞齊大學生都以出國深造、念研究所、升博士班、成為Professor為其人生目標。這樣的目標對我們而言可能微不足道,但這個目標的最終受惠者不適他們自己,而是要回饋自己家鄉。

海嘯曾經摧毀他們的家園,讓他們失去至親摯愛。這一切都過去了,他們要面對的是全球化的衝擊和挑戰。面對日益進步的科技與資訊,對他們而言脫離「落後」、「貧困」等這些長久以來被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籤,是他們這一代的任務。

我跟他們提起我決定放棄念研究所時,他們驚訝的表情如今還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對他們而言,我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因為,我沒有好好珍惜眼前的機會就選擇放棄。

我在奢侈的荒度人生

當初參與國際志工的心態只是想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沒想到,這次的體驗讓我不斷的重省我人生中的選擇。


我常常對自己說:「不要做後悔的事,下定決心以後就不可以有『假如當初…』的想法。」
我的老師(李家維教授)常常對我這麼說:「沒試過,你怎麼知道結果?」


為了不讓自己後悔,也不輕易放棄可以嘗試的機會,我選擇了第三條路。這九個月下來,我過了「像」研究生的日子。很慚愧,我只能說「像」而不能說「是」。個性使然,讓我無法在實驗室挑燈。另外,總是忙於各式各樣的外務,消耗在研究上的時間屈指可數。我常常自嘲自己是「偽研究生,實驗不認真。」


參加青輔會壯遊計劃後,更讓我意識到我身處的生活「位置」似乎哪裡出了錯。在外面遊蕩的日子,很輕鬆自在。雖然太陽曬得我雙頰發燙,汗水在烈日下如雨下的感覺讓我覺得生命被燃燒了。或許形容過於跨張,但本質不變。在旅途中,我的腦子可以浮現千奇百怪的點子與想法。我明白可以用甚麼方式去完成我的目標。我清楚每個目標達成以後的下一個步伐。
我知道如何向陌生人開口提出我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我了解,那個當下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重新審視自己,我想我的青春不適合原地踏步。


研究生的日子我嘗試過了。真的不適合我。地球這麼大,我還沒讓我的腳印立足世界。


這一次我能夠信誓旦旦的說:「我要休學去流浪」嗎?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留不住的時間

  每一次捨不得的時候都希望能夠把時間停留在某一秒鐘,然後只活在那一秒鐘,等到厭倦了再讓時間繼續前進。這是一種過份的奢望。


  「向前走」,時間和日子都是這樣的定律。雖然很清楚,但是卻往往讓自己陷入停滯不前的狀態,腦海中不斷浮現各種各樣的「奢望」。總會在他人茫然無措的時候義正言慈的把自己領悟的道理貫徹他人的頭腦,簡單來說就是幫他人「洗腦」。但,換作自己的當下就背棄那些頓悟許久的「真理」而不停轉牛角尖。人就是這樣矛盾啊!


  「不想回來」很嚴重的侵蝕我的腦袋。好勝心勝過一切的我卻又不容許自己半途而廢。所以就這樣糾結的回來了。既然當初決定了,為甚麼現在要猶豫?或許是當初那股推動力已經被消除所致吧?說服自己:時間飛也,一年眨眼即逝…很快就會結束的。我也只能妥協了。

----------------------------------------

  不明白,男女之間單純的友誼關係真得這麼難建立?或者說這麼難平衡?無意之間居然成為他人感情世界的第三者,還被女方警告不准再接近男方…我很單純的向對方問問近況,問問好…為甚麼會變得如此複雜到連朋友也不是了?

  愛情容不下一丁點的塵埃…信任在愛情裡面是舉足輕重的…我只能默默承受被汙名化,然後任由他們兩消失在我的世界裡面。當然,這是最好的結果,再也不要有任何的瓜葛,彼此各自生活互不干擾。只是,讓我失望的是男方到底怎麼說明我和他的關係而讓女方對我恨之入骨??我想,這輩子也不用知道答案。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我要回家

突然間,千愁萬緒。想回家的心情就像魚兒離開水一樣,再多一秒就會死掉。

在這裡,沒有不順遂的事情纏身。只是在異鄉漂流的日子久了,就會想要找個地方安頓,好好的休息再沒有任何事情擾亂思緒。

右手出現了莫名其妙的傷痕…雖然沒有任何疼痛的感覺,但是多道小小的傷疤聚集在右手背上,讓我的手看起來就像老阿嬤的手一樣,皺皺的…。又被「頭痛」纏身。整個腦袋像是裝了計時炸彈,不停的倒數爆炸的時間。真想把自己的腦袋拖去撞牆,好讓自己能夠清醒一點!

---------------------------------------

  收到你傳來的簡訊,不想多做任何回應。再多的言語或表情都會再度傷害彼此。我只希望讓所有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不管你用甚麼方式去處理,我已經將一切埋葬了。這是我唯一能做的選擇,而你也沒有其他的選項了。完成你本來應該完成的,做你本來應該做的。我仍舊是我,一個不會讓牽絆束縛的我。


  還是要感激你,改變了我的決定。但是我不會再說是因為你,接下來我都要靠我自己,畢竟是我自己做了這樣的決定,就不能有退縮的念頭。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給愛前,先問這是誰的需要

「愛」因為有一顆真心而美麗。
把這份「愛」加多一點感動,你會聽見心跳的頻率。
需要一份「愛」,讓孤單的心感受溫暖,熱熱的脈搏,那是生命。
因為被「愛」擁抱後,讓哭泣的臉龐被笑容取代了。

面對「愛」,你會有甚麼表情?
爸爸媽媽的「愛」,是長大懂事的力量。
兄弟姐妹的「愛」,是鬥氣吵架的阻力。
朋友之間的「愛」,是離家獨立的能源。
老師長輩的「愛」,是學習求知的動力。

不要把「愛」侷限,但也請不要氾濫。
「愛」是相互需要才能恆久。
當「愛」變成單方向的施予,就會成為累贅。
「愛」的自由空間是可以輕鬆自在的呼吸。
而心的跳動是能跟著「愛」的旋律起舞。




John Lennon -- LOVE


Love is real, real is love, 

Love is feeling, feeling love, 

Love is wanting to be loved. 
Love is touch, touch is love, 
Love is reaching, reaching love, 
Love is asking to be loved. 
Love is you, 
You and me, 
Love is knowing, 
We can be. 
Love is free, free is love, 
Love is living, living love, 
Love is needing to be loved.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捨不得離開

  又是這樣的心情…
這麼多年來,每一次從家裡收拾行囊準備再度離開並回到即陌生又熟悉的台灣時,那份心情和現在的感覺是一樣的。不是不喜歡或不習慣台灣的生活,已經適應很久了也習慣很久了…只是缺少了家的感覺,而讓我一直處在「不想回去」的游離狀態。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少,就越捨不得離開…

這一次做的決定有點匆忙和倉促,但是至少這個決心是確定了,不會有任何改變。一直記得一個朋友跟我說過「可以認命,但絕對不能認輸!」很多事情都是命運中註定的安排,有種宿命論的感覺,但是永不放棄、決不認輸的精神卻是一種頑強的象徵。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的能耐去面對接下來的挑戰,但至少在我的信念裡面是絕對不允許「半途而廢」。這是我給自己的期許。

「承諾」,有多麼可靠?我不知道…
「諾言」,有多麼堅牢?我不清楚…

我只希望不會被「承諾」和「諾言」打倒。那是我自己許下的「誓言」,等到實現的那一天我會用最燦爛的笑容去迎接美麗的結局。

做一個「不到翁」

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匆忙、倉促

  其實不太喜歡離家的感覺。

  從決定繼續升學那天開始,就希望時間可以用很慢很慢的速度前進。每一次背著滿滿行囊回到家的那一刻,心情是溫暖的,因為整個路程的疲憊都會一掃而空。喜歡在家裡的那種歸屬感,可以很安穩的賴床,可以不用煩惱三餐,簡簡單單的粗茶淡飯就讓我很滿足了!

或許是離家久了,更能感受到家的溫暖,也更知道家人的關心和體貼。這一次回來,時間很短。這讓我更加不捨得這麼快離開。每一次回來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我曾經跟在台灣的學姐說過:台灣的生活我很適應,唯獨少了「歸屬感」。雖然在家裡偶爾會跟媽媽鬥鬥嘴、吵吵架,不過這不就是最簡單的幸福嗎?我很珍惜這樣簡單的幸福。家裡比從前冷清多了,哥哥在新加坡工作一個月回來兩三次,弟弟和我在台灣念書能回家的頻率是用年來計算的…留下兩個「老人家」,在家裡多少會顯得寂寞。


還有不到十天,又要離開了。總是在還沒離開就開始捨不得和想念家…我想快點回家。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我只想要

哭泣不適合在這裡喧鬧
時間的殘忍任誰也躲不掉

傷口的疼痛擦擦藥就好
心的創傷永遠無法治療

鎖上的心房誰也開不了
躲在回憶裡久久也睡不著
翻閱的畫面越來越跳躍
能不能再一次重新遇到
握著雙手彼此緊緊擁抱

世界不要轉動
時間請停留在這一秒
這樣的永恆 我只想要
回憶不要遺忘
一起守候直到最後一秒
這樣的永恆 我只想要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接近離開的日子

是最後的時間嗎?留下來或離開已經不是可以選擇的時刻了。「決定」其實應該要早點訂下來的,這樣猶豫不決、拖拖拉拉的真的很不好受。

跟自己說過:「不要做後悔的事,下定決心以後就不可以有『假如當初…』的想法。」因為人生的路途只有一條,背後是已經走過的路,前面就是即將走的路…那就走下去吧!淚水只不過是途中的附屬品,像是車子奔馳過程中捲起的塵埃一樣,車子過了塵埃依舊輕輕落地…不被帶走。只有不放棄的往前走才能抵達目的地。

  累了,就好好的歇一歇。沒有人規定也沒有人限制甚麼時候應該到達終點。好好享受旅途當中的點點滴滴,品嘗酸甜苦辣…所有的意義都在當中不是嗎?沒有「後悔」。偶爾出現的小插曲,請不要排斥。放開心胸的去接受一切,都是值得學習與成長的經歷。

我喜歡每一個在我人生道路中出現的每一個人,過客們、擦肩而過的、陪我走過長長路途的、讓我短暫停留的、讓我萬分不捨的…這段緣分的長或短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這一切我將銘記於心。

停留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了,是時候再出發,重新啟程。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選擇

決心其實是會被動搖的。原本定下的目標與規劃已經被塗鴉得雜亂無章,現在還徘徊在猶豫不決之中…決定,必須由自己來作主,但是卻需要來自四面八方的意見與支持才能有所進展。

升學這條道路沒有人可以準確的告訴你它能帶給你的好處於壞處。但是以大多數人的見解,絕對是好處 > 壞處。其實我很懷疑自己到底能夠繼續在學術領域上做甚麼,或者說,我不希望純粹只是為了取得更高學歷的文憑而渾渾噩噩的渡過研究生的日子。我所要求和寄望的是能夠清楚明白自己想要追尋的目標與方向,朝著那條道路勇往直前,永不退縮。但是,其實這是很奢求的事情。

找工作,需要面對的挑戰並不亞於升學。升學不知道自己要幹甚麼,找工作不知道自己能做甚麼…我怎麼就那麼迷惘啊?職場上的競爭,我還沒真正體認過,要做好所為的心理準備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在印尼服務的這段期間,其實讓我思考很多…我雖然站在台前為其他人講解上課的課程內容,但是很多時候常常被學員們問的問題給振住…這讓我不停的反思,我所學的知識我真的有認真的融會貫通嗎?其實還不足夠教導他人任何東西,我需要進修,需要吸收更多、更多…但是我不像自己被限制在框框裡,那樣的環境之下我並不認為我能夠有所成長。

高中畢業後毅然決然的決定出國到台灣念書。當時其實也茫然於升學與否的問題。但是,那次的茫然很短暫,因為自尊心的作祟,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接一個的繼續升學,我似乎也只能往那條道路前進。大學開始的前兩年,還以為自己能夠繼續實踐小時候想要當科學家的夢想,一步一步的往前邁進…但是,每一次課業上的打擊狠狠的擊退了我向前衝的自信。漸漸的覺得自己離夢想很遙遠…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我最近體認到最深最痛的一句話…我不願意做一個「來不及」的孩子。在印尼的某一天突然接到爸爸的來電,我好奇的詢問為甚麼打電話過來,爸爸只是笑著說:「因為沒事做…」十幾天後,又在接到爸爸的電話,這一次他很誠實了,他告訴我說已經十幾天沒有工作了,我問為甚麼…他說:「做工不小心跌倒,扭到左手,沒辦法工作…」我的心涼了…最討厭自己做了後悔的事情。我不想後悔…

給自己時間限制9月9日是最後期限。如果沒有找到工作就繼續升學吧…
God Bless Me... Never Give up...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回憶的價值

終於,一切算是到了一段句點。這趟旅程結束了卻也重新開始許許多多的旅程。這是一段難以忘記的回憶。當中的酸甜苦辣、箇中滋味只有親身參與的人才能夠細細品嘗、慢慢回味。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世界很奇妙,人與人之間的相識與相處更是奧妙。我說過「人生都是從『離開』重新開始」的。7月5日的清晨我離開台灣,在印尼開始新的路途。7月19日離開美麗的漂流小島(Pulau Weh)Sabang,8月1日離開溫情滿滿的Takengon及Pelita 成員,8月2日帶著滿懷的不捨離開了住了好多天在亞齊的Hotel Medan以及這一個月來陪伴我們的四位Unsiayah夥伴 Alim, Ichsan, Ikhsan & Martunis 和兩位搞笑天王Aroel & Bustami。 8月3日從棉蘭正式離開印尼…

每一次的「離開」都帶給我許多的意義以及溢滿的回憶。雖說是去當志工,去為當地人服務…但是從他們身上我學習到更多更多,人生的經驗不就是這樣傳承的嗎?相互學習、相互勉勵、相互分享…更重要的是相互珍惜。
我珍惜在這趟旅程中與每一個人的相遇;
我珍惜在這趟旅程中學習到的相處模式;
我珍惜在這趟旅途中彼此共同建立的回憶…

「離開的悲傷」是為了下一次「重逢的喜悅」而存在的。不是嗎?
我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帶著滿滿的喜悅重逢。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在天空的一整天

終於,雙腳踏實的走在印尼棉蘭街道上,坐上已經消失在馬來西亞街上的三輪車,搖搖晃晃在熙來攘往的街道上以讓人精神緊繃的駕駛方式穿梭於大大小小的車輛之間,臉上被迎面而來的風撲滿塵埃而變得「灰頭土臉」,但是街道的景色是熟悉的,和馬來西亞的街道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掃去了早上上飛機之前的不安與不踏實的慌亂感覺。

還是無法在設計怪異的飛機座位上安睡,看著身邊的同伴睡得東倒西歪,我忍不住懷疑自己為甚麼就那麼放不開「形象」的爛睡就好了…(雖然本來就沒有甚麼形象可言)。已經忘記第一次坐上飛機的感覺了,看著窗外一片純白的雲海,身邊的阿驚對我說:

「好漂亮啊!難怪會有人認為在天上有所謂的天堂!」

對呀,我也在暗自揣測雲朵的某個深處就有我們看不到的天堂居民用歡樂的笑容指著我們乘坐的飛機說:

「看啊,又是一群愛做白日夢的傢伙在擾亂我們的安寧!」

其實,因為有愛作夢的人,才讓很多被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的。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之前,有誰預知過在未來的世紀人類可以成為空中飛人,穿越空間的障礙,環繞整個地球?

題外話結束,真正的課程還沒開始,我們就被上飛機下飛機、搬行李、進出海關等瑣碎的步驟給折騰了一整天,接下來的考驗還在等待我們去面對啊!然而,在這之前我還有一件必須調整的事情。

不知道人是不是容易在產生偏見之後就會無形中增加莫須有的罪名套用在他人身上?還是我個人的素養還不夠強大到可以容忍別人的莫名其妙?我想,我需要更大的包容心去接納身邊許許多多的事情,看到別人的「缺點」之時也審視自己的毛病。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人生都是從「離開」重新開始的

在每一次收拾行李的時候,總會有許多想法和感觸在腦海與心裡中浮現。

去旅行、去玩樂的時候,是一種期待愉悅的心情,準備好了要在這趟旅程中滿載著留念不已的回憶在記憶庫中留存。而在收拾行李之時動作總會顯得輕快,無形中透露出對於這一次的“離開”非常迫不及待。結束玩樂之時,收拾回家的行李會發現,行李無形中重了許多,不是因為買了太多紀念品或禮物,而是因為被美麗的記憶填塞了。

人生都是從離開重新開始的。離開好像顯得傷感悲哀…

最近一次的離開是從住了一年的宿舍搬離。匆匆忙忙的將屬於自己的東西收拾後,來來回回搬動了好幾次,在最後一趟離開之時忍不住緩下腳步,將視線停駐…我是這個房間這個床位的第幾個過客呢?

其實,最近要離開的次數很多很多。結束了四年的大學生活,迎接最後一個的暑假,準備回家的心情,踏入社會的新階段…在這之中藏著很多次的"離開",要對相識四年的大家、半個社會的清華大學校園、上課下課考試報告、社團夜唱熬夜等告別,捨不捨得?這個問題在越接近離開的時刻,得到的答案就越難釐清了。

又要暫時離開了。飛機七點起飛,凌晨四點集合。

跟他人說我要去印尼當志工的時候,心裡其實很不踏實。因為我還沒有貢獻自己的能力,或者說服務他人的資格。"志工",好像有種偉大且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至少我是這麼認為),而我在一開始加入時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滿足我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這樣的原因讓我很羞愧於在人前提起我是印尼國際志工中的一份子。

  人是自私且矛盾的。

我知道我自己還沒有偉大到可以為誰貢獻甚麼,很多時候都是在責任與義務的前提之下去完成手上的事情。心裡面有抱怨、後悔、懊惱…那是很複雜的拉扯情緒。在還未看到結果與回報之前,一直循環。

「總不能每一件事情都要求有所回報吧?」我對自己嚴肅的質問。
這次"離開",希望帶著新的開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