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快樂的研究生

自從那封寄了給老師的「休學信」被老師用「沉默」回絕後,我似乎沒有辯駁的機會,只能繼續在這條路上顛簸。

 「研究所與研究生的意義」這篇文章有種當頭棒喝的感覺。我的處境(這個時代大部份的研究生)像是被偷窺般赤裸裸的呈現出來。

「如果碩士生的心態是被動的,以為把課堂上教的東西學好就可以的話,他是做不好一個研究生的」

這一年多裡我很被動的做研究生應該做的事情,不過這所謂身為研究生「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我自己也不清楚。看論文、寫報告、做實驗…聊天、打屁、哈拉…時不時抱怨某某老師或是聊聊某實驗室的新八卦,在正經與不正經之間遊走。最常掛在我嘴邊的兩個字「煩啊」,不論大事小事,總是有煩不完的事…然後,不知道「煩惱」原來是一種慢性傳染病,原來在我身邊的研究生們都有著同樣的病徵,這樣物以類聚的效果是很可怕的。

當然,我深信在茫茫人海之中有人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在我身邊就有這樣的隱藏人物,但是我卻仍舊淪陷在淤泥之中,沒被誰救起。


我看著身邊來來往往的「研究生們」,觀察他們臉上的表情,想要找尋由內心散發出來的喜悅與快樂…在還沒感受到快樂之前,我卻看到一張又一張寫滿疲倦的臉龐,陪伴著雙眼發黑的熊貓。也許我的洞察力不夠,一直都沒找到我心目中那「快樂的研究生」。從沒聽過有誰告訴過我他正在快樂地接受實驗失敗的挑戰。

又或許我的要求太高,誰說疲憊就表示不快樂?我就沒辦法一臉倦容的擠出微笑…

研究生的心聲誰人知?生活在這個以文憑居高的時代,就算千百個不願意也無法避免的順應這股洪流,而身在其中的我們才知道這是一場非打不可的戰,最難對抗的敵人只有自己。曾經有人對我說:「萬物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上一代的長輩因為窮而沒機會上學,對於能夠唸書的孩子更是百般羨慕,偷偷躲在課室外偷窺上課也是一種幸福。但是,窮不代表沒知識,沒上學不代表不能學習。反觀,現今求學上課已經不再被珍惜。蹺課(我正在做)就算了,上課時根本連老師講授的課程是什麼也不知道(我...)…唉,我連被動的力量也消失了。

在明確的知道自己那麼一無是處之後很想充實自己,毫無目標的走進圖書館,在排列整齊的書架前我成了文盲。徹底的發現,我的雙手無法從書架上取出書本,我的雙眼無法集中在書中的文字裏…在我腦海中不停跳躍的是「茫然」。這樣的感受很可怕,在我的血液理不停地竄流,安靜的圖書館聽得見我的紅血球在吶喊求救、白血球無助地嘆息…走出圖書館的時候,天空下起小雨…

沒有留言: